分歧短期难化解 多空双方不愿主动进攻

核心提示:滬深兩市11月以來持續窄幅震盪,短期方向不明。而投資者對於整體經濟、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期出現嚴重分歧,以及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干擾,共同構成當前震盪市的三大分歧點,這其實也是多空雙方不願主動進攻的主要原因。鑑於這種分歧短期難以化解,預計短期

核心提示:滬深兩市11月以來持續窄幅震盪,短期方向不明。而投資者對於整體經濟、上市公司業績的預期出現嚴重分歧,以及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因素的干擾,共同構成當前震盪市的三大分歧點,這其實也是多空雙方不願主動進攻的主要原因。鑑於這種分歧短期難以化解,預計短期窄幅震盪的格局或繼續。

衆所周知,經濟數據好轉加上政策強力推動,一直都是推動市場向上的正面因素,不過,剛剛公佈的10月宏觀經濟數據卻打破了這一投資框架。10月份經濟繼9月份之後繼續呈現企穩的態勢,從需求角度而言,“三駕馬車”繼續走強,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出口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分別爲20.7%、11.6%和14.5%,比9月份分別上升0.2%、1.71%和0.3%。官方和匯豐PMI指數也出現明顯回穩,官方PMI重新回到50%的榮枯線上方,匯豐PMI的反彈幅度也明顯加大。這些數據均驗證了9月及10月經濟的短線企穩,這也在程度上轉變了部分投資者過於悲觀的預期。再加上政策的利好持續釋放,當前管理層穩定市場的意圖非常明確,從擴大QFII投資額度、匯金增持、IPO放緩到不斷強調市場的投資價值、改變股息紅利稅等,這些都對市場產生了的積極效果。

然而,目前機構對於經濟前景依然存在較大的分歧。分歧點集中於經濟數據的反彈是否具備連續性。部分機構認爲經濟數據反彈是源於季節性因素,並不能代表築底趨勢發生變化。我們也同意短期內大量政策的推出必然導致經濟數據的企穩回升,尤其會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上升,但是這種政策力度是否能夠持續仍存在疑問。事實上,PMI數據中雖然新訂單指數實現上升,但庫存指數依然處於高位,因而企業去庫存的壓力依然較大。而正是這種對於經濟回升力度的擔憂,激化了當前市場多空雙方的矛盾,並造成指數震盪回落。

除宏觀經濟基本面外,三季報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差強人意也是市場難以有效反彈的重要原因。從已經公佈的三季度業績來看,上市公司經營狀況繼續下滑。上市公司2012年三季度業績同比增速下降2.07%,較中報1.54%的下降幅度有所增加。如果剔除金融板塊,上市公司三季度的業績增速則下滑17.68%。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毛利率整體水平未出現下滑,三季度達到27.59%,剔除金融板塊爲27.54%,顯示出企業的主動去庫存的階段尚未結束,未來去庫存仍將繼續。從整體行業來看,23個行業中三季度同比增速在10%以上的行業5個,分別是食品飲料、公用事業、餐飲旅遊、家用電器和金融服務板塊,增速分別爲48.85%、40.78%、21.17%、14.11%和13.92%。而鋼鐵、有色金屬、化工、信息設備、輕工製造等板塊業績下降幅度普遍都在30%以上,這種業績下滑嚴重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進而令市場“踩雷”。

外圍市場方面,美國“財政懸崖”問題懸而未決,鑑於白宮和衆議院分屬兩黨,其談判和協商必將曠日,上一次國債上限談判就曾重挫資本市場。針對這一不確定風險,資金大多選擇了逃離,美國道瓊斯指數出現大幅下跌。而新興市場一躍成爲避險資金的流入區,港幣升值壓力日趨增大,人民幣也同樣面臨着強大的升值壓力。如果熱錢大規模流入,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調整的空間將繼續收窄,這種外圍市場諸多的不確定性也是造成市場投資者嚴重分歧的因素之一。

整體而言,當前市場上對於未濟走向、上市公司業績狀況以及外圍市場不確定性所導致的分歧依然存在,短期股指反彈空間有限。不過,鑑於維穩政策仍會陸續出臺,市場出現大幅下跌的風險也較小,短線股指仍將維持窄幅震盪格局。操作上,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適當關注兩大投資思路:其一是三季報業績實現穩步增長的板塊,尤其是近期漲幅較低的公用事業、家電等板塊;其二是風險較小的低估值藍籌板塊。華泰證券研究所孫立平

发布于 2024-09-17 00:09:10
收藏
分享
海报
58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