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11家[信联股份]

4月14日,第三個“國九條”隆重推出,其中明確提出加大退市監管力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應退盡退、及時出清的常態化退市格局。面對咄咄逼近的退市“索命符”,績差公司、問題公司紛紛自危,廣大投資者期盼已久的“一片青天”真的要來了麼?

新“國九條”出臺後僅一週,本週又有哪些上市公司涉及相關風險?覽富財經帶你一探究竟。

據覽富財經網不統計,本週以來,雖然僅僅過去兩天,但已有11家上市公司因不同原因遭遇退市風險警示,3家上市公司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截至今日,本週涉及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中,可能觸及財務退市指標的,共有10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ST圍海(002586)、ST中捷(002021)兩家公司,2022年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面對這兩家公司,投資者需要尤爲謹慎。因爲從無法獲取審計依據的基礎來看,這類上市公司往往可能面臨資金鍊緊張賬戶凍結、遭遇重大訴訟、關聯交易複雜、內部控制混亂、資產計提缺乏依據、被監管立案調查等諸多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本週有一家因爲其它原因而面臨退市風險的上市公司。4月22日晚,金科股份(000656)發佈公告稱,重慶五中院裁定受理金科股份的重整申請。因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該公司自2024年4月24日復牌交易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對於本次重整,法院方面認爲,金科股份作爲知名度較高的上市房地產公司,其主營的房地產開發建設業務具有持續性經營價值。因此,金科股份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的必要性。同時,結合金科股份提交的重整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報告,金科股份提出的整體性化解債務的方案,具有的可行性。綜合來看,金科股份具有重整價值和挽救的可能性。

此外,本週另有3家上市公司因股價持續低於面值,面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如此密集的風險警示,並非毫無預兆。自今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發佈後,“增強內在穩定性”成爲了我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主基調。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恰恰是資本市場平穩發展的內在要求。因此,不少業內專家紛紛表示,持續深化退市機制,加速優勝劣汰,將會是改革發展的方向。

覽富財經網還注意到,就在昨日,層面再次強調要持續加快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健全發行、交易、退市等關鍵制度,促進投融資良性循環和上市退市動態平衡。

发布于 2024-09-10 19:09:40
收藏
分享
海报
46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