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箇公司的成長性,如何判斷公司的股價是否被低估?都要用到什麼指標?
市盈率低就被低估 所 謂市盈率,是會計財務學上的一箇比率,是以股價除以每股盈利而得出來。或者,再簡單一點說,這個比率就等於回本期。若某股的市盈率爲20倍,即表示投資者 須持有該股約二十年,纔有機會完全回本(這裏假設每股盈利不變)。假如每股盈利增長理想,則持有該股的回本期將會縮短;自然,回本期是愈短愈好。
由於股票的市盈率等於股票的回本期,市盈率愈低即回本期愈短,所以市盈率也是愈低愈好。
市盈率可分爲歷史市盈率和預期市盈率。一般人所說的市盈率,是歷史市盈率,即以有關股票現價除以最新往績的每股盈利來計算。不過,在買股票應買其前景的大 前提下,投資者更應考慮該股的預期市盈率。預期市盈率,是利用每股的預期盈利來計算的;不過,由於各證券行或基金對預測每股盈利評估不一,因此預期市盈率 也僅屬參考數據。至於哪個預期市盈率較可信,可看有關證券行或基金的預測往績作判斷。
無疑,市盈率能夠簡單、快捷地幫助投資者衡量個別股票的投資價值。但若單以市盈率的倍數去決定該股是否值得買,似乎不是最佳的方法。以市盈率選股,最好留意以下四點:
(1) 股價走勢:假如往績每股盈利不變,股價的升勢將直接刺激市盈率上升。換句話說,市盈率升跌與股價供求是有關的。在1997年牛市期間,中國光大控股,在人 爲炒作下,其市盈率曾高達1000倍以上,即回本期需一千年以上,股價升幅可謂已與其基本因素脫鉤,追買或持有該股的風險可想而知。
(2)每股盈利的增長走勢:瞭解往績每股盈利增長的好處,就是認清該公司的經營往績如何,若每股盈利反覆無常,時好時壞,即使該公司的最新往績每股盈利錄得佳績,往績市盈率被拉低,但並不等於其市盈率可持續維持於較低水平。
(3)宜先與同類股票的市盈率比較:不同行業的回報率和投資風險都不一,所以各類股票的合理市盈率亦不同。以優質基建股及公路股爲例,若非處熊市,該類股的市盈率應值十倍或以上,因其投資風險極低。
(4)宜先考慮大市氣氛:大牛市時,二、三十倍市盈率的股票,也有很多人追捧,原因是市場資金太多,而投資者購買股票很多時與股票的基本因素無關。相反,若處熊市時,即使市盈率不足十倍,該股亦未必吸引到投資者購買,因市盈率之所以偏低,或與股價大跌有關。
股票價格的測算
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它不等於股票票面的金額。股票的票面額代表投資入股的貨幣資本數額,它是固定不變的;而股票價格則是變動的,它經常是大於或小於股票的票面金額。股票的買賣實際上是買賣獲得股息的權利,因此股票價格不是它所代表的實際資本價值的貨幣表現,而是一種資本化的收入。股票價格一般是由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因素決定的。例如,有一張票面額爲100元的股票,每年能夠取得10元股息,即10%的股息,而當時的利息率只有5%,那麼,這張股票的價格就是10元÷5%=200元。計算公式是:股票價格=股息/利息率可見,股票價格與股息成正比例變化,而和利息率成反比例變化。如果某個股份公司的營業情況好,股息增多或是預期的股息將要增加,這個股份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反之,則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