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的内在价值]最新人民币兑加元汇率走势分析 1人民币等于多少加元

最新人民幣兌加元匯率走勢分析 1人民幣等於多少加元

招商銀行可以兌換,請打開 查詢外匯實時匯率。因匯率實時變動,實際匯率按照您實際操作時的爲準。

若需試算,可打開 試算。

炒外匯的匯率怎麼算?

交易家外匯黃金:

很多對外匯接觸較少的朋友在遇到外匯報價的時候,經常難以區分匯率的漲跌。比如,美元兌日元匯率由130變到134,能夠理解這叫做美元上漲或者是日元下跌,但是遇到歐元兌美元匯率由0.90變到0.88卻不明白爲什麼數值由大變小了,大家卻把這叫做歐元下跌或者是美元上漲。實際上這是由於國際外匯市場的兩種標價方法(即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所造成的。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某種特定外國貨幣爲標準,換算爲相對數量其他幣種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方法中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不變,而其他幣種發生相應變化。如:1美元=1.5960加元變爲1美元=1.6050加元時,由於美元作爲特定貨幣數量不變,加元數量增大,則說明美元升值而加元貨幣貶值。當美元兌加元匯率變爲1美元=1.58加元時,則說明美元貶值而加元升值。我國的人民幣外匯牌價使用的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數量的其他貨幣爲標準,換算爲相對數量特定外國貨幣的標價方法。間接標價方法中其他幣種的數量不變,而特定外國貨幣的數量發生相應變化。如:1英鎊=1.4550美元變爲1英鎊=1.4630美元時,由於美元作爲特定貨幣其數量增大,英鎊數值量不變,則說明美元貶值而英鎊升值。當英鎊兌美元匯率變爲1英鎊=1.4450美元時,則說明美元升值而英鎊貶值。

在應用中直接標價法與間接標價法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標價的形式相反,數值互爲倒數而已。由於使用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國際外匯市場上兌美元匯率使用間接標價法的主要有英鎊、歐元、澳元和新西蘭元等,其他大多數貨幣兌美元的匯率都使用直接標價法。

市場特點

如果從外匯交易的區域範圍和周圍速度來看,外匯市場具有空間統一性和時間連續性兩個基本特點。

所謂空間統一性是指由於各國外匯市場都用現代化的通訊技術(電話、電報、電傳等)進行外匯交易,因而使它們之間的聯繫非常緊密,整個世界越來越聯成一片,形成一箇統一的世界外匯市場。

所謂時間連續性是指世界上的各個外匯市場在營業時間上相互交替,形成一種前後繼起的循環作業格局。外匯市場的組成部分是匯票的交易公司或個人,利用自己的資金買賣外匯票據,從中取得買賣價差。外匯交易商多數是信託公司、銀行等兼營機構24小時不間斷,市場特點是全球化市場和24小時間斷及時性。

交易家外匯喊單:

外匯匯率是用一箇國家的貨幣折算成另一箇國家的貨幣的比率、比價或價格;也可以說,是以本國貨幣表示的外國貨幣的價格。由於國際間的貿易與非貿易往來,各國之間需要辦理國際結算,所以一箇國家的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都規定有一箇匯率,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美元等少數國家貨幣的匯率。 2. 匯率的標價方法 折算兩個國家的貨幣,先要確定用哪個國家的貨幣作爲標準。由於確定的標準不同,存在着外匯率的兩種標價方法(Quotation)。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爲標準,折算爲一定數額的本國貨幣,叫做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本國貨幣的數額則隨着外國貨幣或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有些國家貨幣單位的價值量較低,如日本的日元,意大利的里拉等,現在有時以100, 000或10, 000作爲折算標準。 用1個單位或100個單位的本國貨幣作爲標準,折算爲一定數量的外國貨幣,叫做間接標價法(Indirect Quotation)。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國貨幣的數額固定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則隨着本國貨幣或外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改變。英國和美國都是採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 3. 買入匯率、賣出匯率與中間匯率 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爲了追求利潤,方法就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商業銀行等機構買進外幣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買入匯率(Buying Rate),也稱買價;賣出外幣時所依據匯率叫賣出匯率(Selling Rate),也稱賣價,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相差的幅度一般在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五,各國不盡相同,兩者之間的差額,即商業銀行買賣外匯的利潤。買入匯率與買出匯率相加,除以2,則爲中間匯率(Medial Rate)。 在外匯市場上掛牌的外匯牌價一般均列有買入匯率與賣出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一定外幣後的一箇本幣數字表示買價即銀行買進外幣時付給客戶的本幣數;後一箇本幣數字表示賣價,即銀行賣出外幣時向客戶收取的本幣數。在間接票價法下,情況恰恰相反,在本幣後的前一外幣數字爲賣價,即銀行收進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賣出外幣時,它所付給客戶的外幣數;後一外幣數字是買價,即銀行付出一定量的(1個或100個)本幣而買進外幣時,它向客戶收取的外幣數。 經濟報刊上所說的外匯匯率上漲,在直接標價法下,說明外幣貴了,因而兌換本幣比以前多了,本幣兌換外幣的數量比以前少了。外幣匯率下跌,情況則相反。 4 影響匯率變化的因素 兩種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量是匯率決定的基礎,並在下列主要因素影響下,匯率不斷變動。 (1)國際收支:其中外貿收支對匯率變動起決定性的作用。外貿順差,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貿收支直接影響外匯供求。 (2)通貨膨脹:既直接關係到貨幣本身實際代表的價值與購買力,又關係到商品的對外競爭能力與對外匯市場的心理影響。通貨膨脹減緩,本幣匯率就上漲;反之則下跌。 (3)利率水平對資本的流動的影響:一定條件下,高利率水平可吸引國際短期資金流入,提高本幣匯率;低利率則反之。80年代前半期美元堅挺,即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的結果。 (4)各國的匯率政策:匯率政策雖然不能改變匯率的基本趨勢,但一國根據本國貨幣走勢,進一步採取加劇本幣匯率的下跌或上漲的措施,其作用不可低估。 (5)投機活動: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外匯投機活動。有時能使匯率波動超出預期的合理幅度。 (6)政治事件:國際上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對匯率的變化也有重大影響。 上述各因素的關係,錯綜複雜:有時各種因素會合在一起同時發生作用;有時個別因素起作用;有時各因素的作用以相互抵消;有時某一因素的主要作用,突然爲另一因素所代替。一般而言,在較長時間內 (如一年) 國際收支是決定匯率基本走勢的重要因素;通貨膨脹、匯率政策只起從屬作用--助長或削弱國際收支所起的作用;投機活動不僅是上述各項因素的綜合反映,而且在國際收支狀況決定的匯率走勢的基礎上,起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匯率的波動幅度;從最近幾年看,在一定條件下,利率水平對一國匯率漲落也起重要作用。 6、匯率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1、即期匯率下的外幣折(換)算與報價 (1)外幣/本幣折本幣/外幣 一箇國家或地區外匯市場所公佈的匯率表常爲1個或100個外幣等於多少本幣,而不公佈1個本幣等於多少外幣。如外國進口商要求我對其報出出口商品本幣價格的同時,再報出外幣的價格,這隻要用1除以本幣的具體數字即可得出1個本幣折多少外幣。 (2)外幣/本幣的買入--賣出價折本幣/外幣的買入--賣出價 已知外幣對本幣的買入--賣出價,求本幣對外幣的買入--賣出價。 (3)未掛牌外幣/本幣與本幣/未掛牌外幣的套算 求本幣與未掛牌某一貨幣比價的方法是: ①先列出本幣對已掛牌某一主要儲備貨幣的中間匯率。②查閱像倫敦、紐約這樣主要國際金融市場上英鎊或美元對未掛牌某一貨幣的中間匯率(倫敦或紐約均公佈英鎊或美元對所有可兌換貨幣的比價)。③以①的中間匯率與②的中間匯率進行套算:②除以①,即②/①=本幣/未掛牌外幣的比價;①除以②即①/②=未掛牌外幣/本幣的比價。 (4)本幣/甲種外幣與本幣/乙種外幣折算爲甲種外幣/乙種外幣與乙種外幣/甲種外幣 一種出口商品對外報價常涉及到許多國家,多種貨幣,因此要掌握不同外幣間的套算方法,以有利於報價範圍的擴大,商品市場的開拓。如已知:①本幣對甲種外幣的買入價與賣出價;②本幣對乙種外幣的買入價與賣出價;如何套算:①1個甲種外幣對乙種外幣的買入價和賣出價,②1個乙種外幣對甲種 (5)即期匯率表也是確定進口報價可接受水平的主要依據 利用不同貨幣的即期匯率進行套(換)算,不僅對做好出口報價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對覈算進口報價是否合理,可否接受也起着重要作用。 ①將同一商品的不同貨幣的進口報價, 按人民幣匯價表折成人民幣進行比較。 ②將同一商品不同貨幣的進口報價,按國際外匯市場的即期匯率表,統一折算後進行比較。 2.合理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之間一般相差1‰~3‰,進出口商如果在貨價折算對外報價與履行支付義務時考慮不周,計算不精,合同條款訂得不明確,就會遭受損失。在運用匯率的買入價與賣出價時,就注意下列問題: (1) 本幣折算外幣時,應該用買入價 如某香港出口商的商品底價原爲本幣(港元),但客戶要求改用外幣報價,則應按本幣與該外幣的買入價來折算。出口商將本幣折外幣按買入價折算的道理在於:出口商原收取本幣,現改收外幣,則需將所收外幣賣予銀行,換回原來本幣。出口商賣出外幣,即爲銀行買入,故按買入價折算。 (2)外幣折算本幣時,應該用賣出價 出口商的商品底價原爲外幣,但客戶要求改用本幣報價時,則應按該外幣與本幣的賣出價來折算。出口商將外幣折成本幣按賣出價折算的道理在於:出口商原收取外幣,現改收本幣,則需以本幣向銀行買回原外幣。出口商的買入,即爲銀行的賣出。故按賣出價折算。 (3)以一種外幣折算爲另一種外幣,按國際外匯市場牌價折算 無論是用直接標價市場的牌價,還是用間接標價市場的牌價,外匯市場所在國家的貨幣視爲本幣。如將外幣折算爲本幣,均用賣出價;如將本幣折算爲外幣,均用買入價。例如,×年×月×日,巴黎外匯市場(直接標價)法國法郎對美元的牌價爲1美元(外幣)買入價爲4.4350法國法郎:同日紐約外匯市場(間接標價)美元對法國法郎牌價爲1美元(本幣),賣出價爲4.4400法國法郎(外幣),買入價爲4.4450法國法郎,則美元與法國法郎相互折算的方法如下: ①根據巴黎外匯市場(直接標價)的牌價: 1美元摺合法國法郎爲1×4.4550=4.4550 1法國法郎摺合美元爲1÷4.4350=0.2255 ② 根據紐約外匯市場(間接標價)的牌價: 1法國法郎摺合美元爲1÷4.4400=0.2252 1美元摺合法國法郎爲1×4.4450=4.4450 上述買入價、賣出價折算原則,不僅適用於即期匯率,也適用於遠期匯率。買入價與賣出價的折算運用是一箇外貿工作者應掌握的原則,但在實際業務中應結合具體情況,靈活掌握。例如,出口商品的競爭能力較差,庫存較多,款式陳舊而市場又較呆滯,這時出口報價也可按中間價折算,甚至還可給予適當折讓,以便擴大商品銷售;但實際工作者對這個原則要心中有數。 3. 遠期匯率的折算與進出口報價 (1) 本幣/外幣的遠期匯率折外幣/本幣的遠期匯率 如已知本幣/外幣的遠期匯率,因報價或套期保值的需要,需要計算出外幣/本幣的遠期匯率,其計算的程序與方法是: ①代入公式: P*=P/(S×F) P*爲將本幣/外幣折成外幣/本幣的遠期點數 P 爲本幣/外幣的遠期點數 S 爲本幣/外幣的即期匯率 F 爲本幣/外幣的實際遠期匯率 ②按公式求出遠期匯率的賣出價點數與買入價點數後,其位置要互易,即計算出來的買入價點數變爲賣出價點數;計算出來的賣出價點數變爲買入價點數。 (2) 匯率表中遠期貼水(點)數,可作爲延期收款的報價標準 遠期匯率表中升水貨幣即爲增值貨幣,貼水貨幣即爲貶值貨幣。在我出口貿易中,國外進口商在延期付款條件下要求我以兩種外幣報價,假若甲幣爲升水,乙幣爲貼水,如以甲幣報價,則按原價報出;如以乙幣報價,應按匯率表中乙幣對甲幣貼水後的實際匯率報出,以減少乙幣貼水後的損失。所以學會匯率表的查閱與套算,對正確報價有着重要意義。 (3) 匯率表中的貼水年率,也可作爲延期收款的報價標準 遠期匯率表中的貼水貨幣,也即具有貶值趨勢的貨幣,該貨幣的貼水年率,也即貼水貨幣(對升水貨幣)的貶值年率。如某商品原以較硬(升水)貨幣報價,但國外進口商要求改以貼水貨幣報價,出口商根據即期匯率將升水貨幣金額換算爲貼水貨幣金額的同時,爲彌補貼水損失,應再將一定時期內貼水率加在折算後的貨價上。 (4) 在一軟一硬兩種貨幣的進口報價中,遠期匯率是確定接受軟貨(貼水貨幣)加價幅度的根據 例如:在進口業務中,某一商品從合同簽定到外匯付出約需3個月,國外出口商以硬(升水貨幣)、軟(貼水貨幣)兩種貨幣報價,其以軟幣報價的加價幅度,不能超過該貨幣與相應貨幣的遠期匯率,否則我可接受硬幣報價,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在貨價與匯價方面均不喫虧的目的。

這個的話都是最基本的,你可以在網上查查看都有的,或者買點相關知識的書看一下,可以去匯通網的匯通講堂去聽聽專業分析師的在線講座效果也很好的

你可以下載一箇外匯平臺的軟件,在那些你所交易的貨幣對的匯率都會顯示,至於未來會漲還是跌你可以通過技術指標和基本面的數據來判斷,你可以自己看一些有關外匯進階方面的書,裏面有很多基礎知識

发布于 2024-09-08 10:09:13
收藏
分享
海报
58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