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30余年巨大“珊新三板概念股瑚”切除后 “珊瑚爷爷”重办身份证

“要去辦新身份證了,不然都回不了家。”七十多歲“換臉”成功的張爺爺在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的病房裏,和女兒收拾着行李。

“我臉上的痣是天生的,原本沒那麼大,80年代時,街上賣點痣水,我就買了,沒想到把皮膚弄破了,藥水刺激到血管,臉上的痣也越長越大。”張爺爺左臉上的痣逐漸演變成紫紅色斑片,家裏經濟條件一般,剛開始並無任何不適,他沒有重視,更沒去醫院。

但隨着三十年的時間流逝,紫紅色斑片逐漸增大,凸起於皮膚表面,在左側面部形成多箇紫色瘤狀物。尤其近幾年,變成覆蓋住整個左臉的紫紅色“大珊瑚”,最大的與乒乓球差不多大,肉瘤的重量墜着左下眼瞼向下翻,不僅看起來嚇人,最重要的是嚴重影響了張爺爺的日常生活。

張爺爺左臉“大珊瑚”致眼瞼下翻

張爺爺一家經過多番打聽,兒女們帶他慕名來到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由創面與疤痕防治中心主任蘇映軍教授爲他面診。“大爺面部的腫物是血管瘤,且腫物已侵犯整個左側面部,不僅影響容貌,更使左眼無法正常閉合,需要立即做切除手術。”

蘇映軍教授解釋,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間成血管細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見於皮膚和軟組織內的先天性良性腫瘤或血管畸形。通常血管瘤出現後半年內生長比較快,可能會有血管瘤面積變大等情況,之後大多數血管瘤會逐漸消失,如果沒有明顯消退,或者出現顏色變深、面積變大或有新發病竈的情況,如果不進行治療,血管瘤可能伴隨終生,不僅影響美觀,嚴重的還會使容貌變形,甚至潰爛、出血、感染,影響器官的功能、肢體的活動障礙等。

整形醫院院長郭樹忠教授(左)、蘇映軍教授(中)、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小強博士(右)查看張爺爺病情

像張爺爺這樣面部巨大血管瘤的切除與修復重建,具有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中國醫師協會燒傷外科專科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瘢痕醫學分會委員、美國耶魯大學博士後、美國範德堡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助教授、英國牛津大學創面癒合實驗室訪問學者的蘇映軍教授,從醫三十多年,在國內外長期從事傷口癒合與疤痕類疾病防治的科學研究和臨牀醫療工作。

“血管瘤切除後的創面和我們正常的組織不一樣,血運與修復能力都大幅減弱,因此切除後直接植皮的成活率較低。我們制定了兩期手術,在一期血管瘤病竈切除後,進行肉芽組織的培養,等血運充足後再進行‘植皮手術’。”

蘇映軍教授爲張爺爺實施手術

由蘇映軍教授與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韓波爲張爺爺實施兩次手術後,左臉“大珊瑚”順利“摘除”,並且植皮成活,張爺爺成功“換臉”。

“現在左眼也舒服了,面貌好看了,就等着新身份證到手了!”張爺爺的女兒喜滋滋道“我印象裏我爸一直是這樣子,現在變帥了!”

“祛痣藥水”“點痣水”一直都有,甚至曾風靡網絡,蘇教授建議“點痣水通常是通過藥水腐蝕色素痣,具有較強的刺激性,並對周圍正常皮膚組織也有腐蝕作用。對於長在皮膚深層的色素痣,藥水很難清除乾淨。如果反覆點痣、反覆刺激,還可能增加發生癌變的風險。因此如果有點痣需求,建議大家去正規醫院進行科學祛除。”

发布于 2024-10-18 01:10:30
收藏
分享
海报
57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