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69基金净值查询利息保障倍数指标计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今天來爲大家分享利息保障倍數指標計算公式的一些知識點,和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公式是什麼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麼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率(DebtServiceCoverageRatio/Timesinterestearned)又稱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是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比,又稱已獲利息倍數,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

利息保障倍數的計算公式

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公式中的分子“息稅前利潤”是指利潤表中未扣除利息費用和所得稅前的利潤。公式中的分母“利息費用”是指本期發生的全部應付利息,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資本化利息。資本化利息雖然不在利潤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償還的。利息保障倍數的重點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沒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利息的支付就會發生困難。

利息保障倍數的作用

利息保障倍數不僅反映了企業獲利能力的大小,而且反映了獲利能力對償還到期債務的保證程度,它既是企業舉債經營的前提依據,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大小的重要標誌。要維持正常償債能力,利息保障倍數至少應大於1,且比值越高,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如果利息保障倍數過低,企業將面臨虧損、償債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下降的風險。

利息保障倍數的運用

爲了考察企業償付利息能力的穩定性,一般應計算5年或5年以上的利息保障倍數。保守起見,應選擇5年中最低的利息保障倍數值作爲基本的利息償付能力指標。

關於該指標的計算,須注意以下幾點:

(1)根據損益表對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進行分析,作爲利息支付保障的“分子”,只應該包括經常收益。

(2)特別項目(如:火災損失等)、停止經營、會計方針變更的累計影響。

(3)利息費用不僅包括作爲當期費用反映的利息費用,還應包括資本化的利息費用。

(4)未收到現金紅利的權益收益,可考慮予以扣除。

(5)當存在股權少於100%但需要合併的子公司時,少數股權收益不應扣除。

利息保障倍數(interestcoverageratio),又稱已獲利息倍數(或者叫做企業利息支付能力比較容易理解),是指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的比率(企業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之比)。它是衡量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的指標(用以衡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企業生產經營所獲得的息稅前利潤與利息費用相比,倍數越大,說明企業支付利息費用的能力越強。因此,債權人要分析利息保障倍數指標,以此來衡量債權的安全程度。

利息保障倍數的界限爲3。

利息保障倍數指標反映企業經營收益爲所需支付的債務利息的多少倍。只要利息保障倍數足夠大,企業就有充足的能力支付利息,反之相反。

利息保障倍數的重點是衡量企業支付利息的能力,沒有足夠大的息稅前利潤,利息的支付就會發生困難。

關於利息保障倍數指標計算公式到此分享完畢,希望能幫助到您。

发布于 2024-10-05 11:10:27
收藏
分享
海报
49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