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盒子洞察:双11消费沪深港通资金指什么新蓝海出现,你确定不来分一杯羹?

2024年11月12日0點,今年雙十一落下帷幕,天貓和京東的GMV(商品交易總額,多用於電商行業,一般包含拍下未支付訂單金額)戰報卻“靜悄悄”。

天貓的公開信息僅展示“今年天貓雙11穩中向好,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

01

“客單價”代替“以量取勝”

爲什麼今年沒有大張旗鼓的公佈“戰績”呢?從商家的發言中或許可以窺見端倪。

一家本土頭部美妝品牌的聯合創始人表示:“我們要留存並深耕,同樣的增長,我們寧肯追求客單價提高導致的增長,也不想追求大量廉價帶來的增長。”

而這正符合Z世代的消費習慣,對於喜歡的產品,他們寧可“喫土”購買也不退而求其次。

從各大電商平臺逐漸降低甚至隱去GMV權重的同時,我們就應該捕捉到:Z世代越來越重要,並且正在成爲消費主流。

02

如何搭上“Z世代”紅利快車

什麼是“Z世代”?1995-2009出生的人,這一代人出生在互聯網時代,是富有人文情懷的一代人;

他們不願意被當作付錢的機器,而是更願意與品牌建立精神共鳴,他們不容易被套路式的廣告打動,但卻對品牌的真情付出和原創內容更有耐心。

至於如何“俘獲”Z世代的心,早在2024年,騰訊出品的一本小冊子《Z世代營銷實戰手冊》裏,就強調了Z世代的三大消費動機:爲社交、爲人設、爲悅己。

什麼樣的營銷方式可以同時滿足這三項呢?答案有且只有“新媒體”。

所以當許多品牌還糾結着把該把預算投向站臺、電梯廣告還是戶外路牌時,另一些品牌早已將目光放在了互聯網新媒體上。

《Z世代營銷》一書的作者傑夫·弗若姆提到:“Z世代的青年可以同時操作五個設備:電視、手機、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寫字板或是手拿的遊戲裝置。”

而一些大的企業和平臺早已適應了這個變化,並且在積極博得Z世代的好感。例如Twitter在情人節營銷時,就將用戶對感情生活、對伴侶的吐槽搬上了廣告:

我男朋友說

他的出軌對象是我的不同人格

在互聯網上用段子一樣語言吐槽,不僅讓大部分人找到共鳴,相比線下傳播範圍更廣也更有趣,更能喚起用戶對品牌的好感。

作爲互聯網的原住民,從Z時代懂事開始,“線上世界”和現實世界就同時來到了他們面前。他們熟稔地穿梭於線上與線下,所以如果企業想加入這片藍海,網絡媒體是必要的途徑。

03

多點開花,永遠快人一步

Z世代從小就習慣了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的生活,也習慣將自己暴露在公共視野中,對品牌而言,這是挑戰也是機會。

這意味着企業只要順應他們的習慣,就可以“打入Z世代內部”了。而各類媒體平臺就是企業“自我介紹、博得好感”的重要抓手。

成熟的自媒體矩陣幾十秒鐘之內就能將信息流傳達給潛在客戶,“先入爲主”地向客戶宣傳企業形象,這可比大把燒錢打廣告的性價比高多了。

所以企業前期需要做的就是“多點開花”,儘量捕捉更多潛在客戶的目光;

短期內這項工作可能會比較繁雜,但是媒介盒子平臺可以幫助您將複雜的程序簡單化,將媒體選擇——文章上傳——軟文投放控制在1分鐘之內完成。

並且媒介盒子擁有10W+媒體資源,市面上難以聯繫到的知名門戶、優質新媒體資源,這裏都有,並且是一手價格發稿。

長期合作下去,企業可以在關鍵時刻利用媒體矩陣抓住重要的機遇,避免拱手讓人。

发布于 2024-10-04 15:10:52
收藏
分享
海报
50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