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費雪效應簡單估算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關係,應該滿足什麼條件!求各位大神賜教
像正常的經濟學假設,比如理性自然人,健全金融系統,等等就不用說了。
我覺得比較關鍵的假設是,通貨膨脹率以及利率不可以有太劇烈的波動。也就是費雪效應可以理解正常範圍內的名義和實際利率。比如:
債券的名義利率等於實際利率與金融工具壽命期間預期的價格變動率之和,名義利率r可以表示爲:
1+r=(1+R)(1+a)
r=R+a+Ra
式中:R——實際利率;
a——金融工具壽命期間的預計年通貨膨脹率。
當通貨膨脹率僅處於一般水平時,乘積項Ra會很小,計算時通常忽略不計。但當R或者a或者R和a是很巨大的數字的時候,Ra就不可以忽略不計,那麼費雪公式就不成立。
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計算公式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換算公式如下:
概略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r=i+p
其中,r爲名義利率,i爲實際利率,p爲借貸期內物價水平的變動率,它可以爲正,也可能爲負。
較爲精確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
r=(1+i)(1+p)-1
i=(1+r)/(1+p)-1
這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計算實際利率的公式。
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區別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哪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更高,則該國貨幣的信用度更好,熱錢向那裏走的機會就更高。
關於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的關係公式,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海报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