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00147香雪制药资金场AI与设计师的同台竞技,你更看好谁?

AI設計正在撬動“科工貿”一體化發展。

鯨商(ID:bizwhale)原創

作者|達爾聞

OpenAI發佈的新模型GPT-4o,再次顛覆了大家的認知。GPT-4o是集合文本、圖片、視頻、語音的全能模型,能實時聊天、視頻電話,甚至能聽懂人類的情緒。GPT-4o也被評價爲最像人的AI。越來越趨近人類的AI最終會取代我們嗎?

不可否認的是,AI正在加速滲透進我們的工作與生活。

2024年第七屆“義烏中國小商品城”杯國際小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商城杯”)目前正在進行中,不少國內外高校和知名機構都參與其中。

今年和往屆不同的是,AI作品也可以參賽了。“商城杯”也是國內首創AI工具參與的小商品設計大賽,開創了同臺競技的先河。

現在作品的初步評審已經圓滿結束,已經有不少參賽AI作品出乎意料。AI作品和人類設計師究竟誰更勝一籌?

“股神”巴菲特認爲AI潛在風險和變革能力不亞於核武器,“跟核技術一樣,這個精靈已經被從瓶子裏放出去了,而我對此一無所知。”他還表示,AI力量絕對是不可思議的,任何一箇勞動密集的行業都會受到AI的威脅。

設計行業首當其衝。AI繪畫工具Midjourney可以提供“文生圖”、“圖生圖”等功能;Sora憑藉文字視頻即可生成視頻;浙江大學國際設計研究院院長孫凌雲和團隊推出了作品《運河·生長·萬象》,用AI描繪了千年運河的古韻新貌,提供了藝術新的可能性。

“潘多拉魔盒”正在打開,AI會給設計行業帶來哪些影響?AI的融入會給上游的義烏外貿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AI設計正在撬動義烏產業帶“科工貿”一體化發展。

“商城杯”同臺競技,AI取代設計師?

自ChatGPT問世以來,國內外的AI和大模型全面爆發。圍繞着AI的賽事也發生了井噴,但AI與設計師同臺競技,“商城杯”還是國內首例。

背靠義烏產業帶,大賽並不只停留在設計這一環,優秀作品會直接投入生產銷售,接受市場的檢驗。今年大賽特別增設了“人工智能小商品創意設計”專項賽道,參賽者可以任選玩具、裝飾工藝品、服裝、首飾等類目,利用AI工具生成產品方案。

義烏產業帶爲什麼要在此時允許AI參賽?

AI的高效恰好能滿足義烏當下上新快、碎片化趨勢下爆發的設計需求。義烏希望通過大賽尋找AI從設計到銷售生產的解決方案。

過去義烏本就缺少設計人才,傳統外貿的利潤率低很難養得起高水平的設計師。現階段更加求賢若渴。

碎片化的訂單增加,短視頻和直播等新形式催生了個性化、年輕化的需求,讓日用小百貨快速曝光,生命週期變短。

“今年推新款的速度也加快了,原來覺得生意還可以,就懶得去做。現在很有危機感,我覺得不推可能下個月就被同行幹掉。”宏盛玩具老闆娘孫麗娟說道。

馬面裙、新中式等國潮也在海外掀起一股潮流,這也是國潮成爲AI賽道主題的原因之一。設計是將流行趨勢落地的關鍵一環。而AI爲設計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此前,Chinagoods已經做出了嘗試,在下游的銷售端推出AI一鍵圖片生成功能,只需要拍一張產品照片,背景圖就有多套不同模板進行更換。

設計師和義烏老闆使用AI工具後,態度也從焦慮轉變爲接納。

“像Midjourney這些軟件大家都有的,但ChatGPT剛開始出來的時候,還是會焦慮恐慌。冷靜下來以後,發現它是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的。”大賽評委陳飄說道。評委陳飄同時是義烏嘉創工業設計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幫助義烏企業和設計師進行對接,在過程中感受到AI對行業的變革。

義烏老闆娘之前也總感覺AI和自己的工作生活有距離。經過數字老闆娘等工具的使用,老闆娘們擁抱AI。

嚐到了甜頭後,老闆娘們期待在上游的生產設計端也有高效的設計工具。義烏也正在通過大賽的方式尋找AI爲義烏產業帶服務。

“行業處於雨後春筍的混戰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商城杯”的獨特的地方是要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從技術如何變成工具、如何服務產品、如何帶動銷售,去把這個鏈條打通。”浙大教授孫凌雲表示。

AI深入工業設計,未來真的會替代人類設計師嗎?

事實上,市場缺少的是擁有AI思維的人。

AI體力+人類靈感=“全能設計師”

殊途同歸,畢竟對爲設計買單的企業而言,最終看的只是交付結果。至於產品圖是通過AI還是純人工製作出來的,過程並沒有那麼重要。

AI和人工並不是對立的關係,它和PS、Midjourney等產品一樣,更多是一種設計工具。

對AI“一無所知”的巴菲特曾說,設計出的工具越多,使用工具的人就得越聰明。所以AI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只是行業對設計師的個人素養和創新能力要求更高了。AI取代的是職場上的“工具人”。

創意更加重要,而這恰恰是AI所缺乏的。AI是指通過計算機程序和算法模擬、模擬和創造人類智能的能力,很難進行創新。人類具有很複雜的情感,這是AI無法理解的。

只有創意還不夠,AI工具的使用還要考驗設計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需求的理解能力。這樣才能通過文字描述與AI對話完成實際落地。AI的“體力”和人類設計師的感知力結合,能把更多的靈感變成現實。

“設計師對需求理解得好,關鍵詞輸入就比較精準,出來的方案命中率就會高。如果設計師理解不夠,或者語言表達能力弱一些,他輸給機器的時候理解就錯一點,出來的方案就怎麼改都不滿意。”大賽評委陳飄說道。

AI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出圖技能,相當於一箇聽話且體力無限的助理工程師。在整個過程中,人類設計師要發揮出“編導”能力,創意和描述能力甚至比設計能力本身更重要。

“AI更多的是需要一箇編導在裏面寫劇本。客戶的需求、未來的流行趨勢都要結合進去。如果編導能力不好,設計能力很強也沒有用。”禮品包裝行業商會會長何梨紅說道。何梨紅此前用AI設計出的聖誕老人受到意大利客戶的好評,這次也參加了“商城杯”的AI賽道。

這也意味着AI降低了創作的門檻,只要創意足夠精彩,人人都有機會成爲設計師。

當然,對需求理解最爲透徹的還是一直活躍在義烏市場的老闆娘,他們過去一直是優秀的“編導”。從商業的角度來看,老闆娘對市場更加敏感,他們眼界能突破設計師的侷限。老闆幾十年的從商經驗和AI的出圖效率結合,能更好的命中爆品。

“廣東有幾個計算機畢業的孩子組建了一箇電商團隊,他們會先去爬網上的數據,再到義烏來進行採購。義烏老闆根據幾十年的從商經驗,說可能在哪裏調整一下更爲好賣。兩者一結合,產品更優秀了,銷量就提升了。”大賽評委陳飄說道。

可以看出AI能夠縮短了前期測品的時間。通過數據快速預判趨勢,比傳統的跑市場調研方法效率更高。

具備創意和使用AI工具能力和描述能力之後,義烏老闆娘也有機會自己直接設計。

“商業思維跟設計思維之間是一股鴻溝。現在有了人工智能設計工具,鴻溝沒有了。”浙大教授孫凌雲說道。老闆娘除了日常接單之外,閒暇時間可以琢磨研發設計,藉助AI設計成圖,工廠馬上就可以完成後續的製造,新品研發速度提升,效率提高。

AI和人類設計師結合,能起到降本增效的效果,這正是產業帶商家急需的。

針對中小商戶設計成本高、週期長、人員流動性大的問題,義烏商貿城二代經營戶開發了自研模型智藝AI,只需要文字描述和參考圖片,即可生成飾品產品的造型設計和材質預覽。

智藝AI義烏商貿城二代經營戶自研ai設計作品

模型頻出,但當下的AI還處在發展中,並不完美。首先,AI的模型需要不斷地“投餵”,一些素材可能太過陳舊,無法生成新穎的圖像,更適合一些簡單的logo;其次,現階段AI很難一步到位,需要一步步地進化,才能達到創作者的需求;最後,AI受限於創作者,創作者的水平決定了作品的天花板。

一切最終迴歸到人的力量。這倒逼高校培養人才的方向也發生了變化。原本的培養方案更注重學子的動手能力,從軟件的入門到精通。現在更注重創意能力和運用AI工具能力的提升。高校也正在要求學生的設計作業要用AI完成。

“設計正在迴歸設計本身,過去設計總是在工具層面上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浙大教授孫凌雲說道,“現在工具足夠簡單,軟件可能只需10%的精力,可以花90%的時間去對設計機會的挖掘、對美感的推敲。更高價值的東西就出來了。”

AI的力量也遠不止降本增效,這件“核武器”將加速產業帶新一輪升級變革。

解決產業帶“成長的煩惱”

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下,產業帶也面臨“成長的煩惱”。

仿品過多、缺少原創、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不僅是義烏,也是國內產業帶共同面臨的。擺脫傳統的增長方式,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爲關鍵。

“新質生產力最大的一箇特點就是創新,創新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前期設計的要足夠,設計質量要夠高,產品的品類的更新迭代要夠快。”浙大教授孫凌雲說道。

藉助AI的槓桿進行創新,產業帶能撬動更大的生意。給不少細分品類、細分市場提供新機會。

由於缺少設計人才,國潮有很多的地方沒有被開發出來。傳統文化“量大稀疏”,有很多細分品類。設計師和企業的精力有限,很難根據每一箇小品類配備專門的設計團隊。現在有了AI的設計工具,大大提升效率,即使品類很小,只要有價值就能夠挖掘更多的市場機會。

同樣,頭部的經營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海外市場進行本土化的創新,設立不同的AI模型,輸出差異化的價值,更好地做品牌。

科技創新的力量正在滲透整個產業鏈,從前端的流通銷售蔓延到後端的設計製造。

過去更多是前端貿易方式的創新。從傳統外貿,到海外電商,再到跨境電商的全託管、半托管模式。現在AI正在讓“人人成爲設計師”變成可能,從源頭的研發設計打開創新的“枷鎖”。後端的創新或許能給產業帶來根本性的變革,產生更大的力量。

未來AI有可能帶來革新整個銷售模式。由AI工具輔助設計,加快創新;由工廠快速響應,“按需生產”;由市場服務推廣,銷往全球。用科工貿一體化的方式達成提升新質生產力的閉環。

科工貿一體化會提高產業帶的效率,也是轉型的關鍵。畢竟產業鏈發展趨勢趨勢,就是不斷地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降低各個流程的成本,加快一體化的協作和聯動。

在AI賦能下,科工貿一體化的模式能把義烏的市場、服務、生產等優勢更好地發揮出來。

AI或許像巴菲特所言,變革能力不亞於核武器。但同樣也只是一箇工具,最終還是要看人如何使用。

如同工業革命的開啓,機器代替了大部分的手工,提升了生產效率;AI時代的到來,減少了重複、低價值的腦力勞動,或許會提升創新的效率。

從“商城杯”開始,義烏未來對AI的創新還會進行不斷的嘗試,探索產業帶增長新的可能性。

发布于 2024-09-29 23:09:15
收藏
分享
海报
50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