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i指标]消费型重疾险和返还型重疾险哪个好

型重疾險和返還型重疾險哪個好?在這裏,我們首先要明確一箇概念,那就是保險公司的產品是不是返還型的。如果是返還型的,那麼就不能稱之爲保險,因爲它只是一種理財方式,並不具備保障功能。而如果是投資型的,那麼就可以稱之爲保險,這種保險的特點就是可以通過購買保險獲得收益,而且還可以隨時提提供給客戶一定的利息。但是,這種保險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購買的,只有那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纔可以購買。

優質回答1:

單純的重疾險好!

對於個人或者家庭來說,重疾險是極其必要,重要的,重疾險主要彌補的是收入損失,一箇人發生重大疾病的時候,勢必無法工作,產生大量醫療費,康復費,如果說年收入50萬,重疾發生,必然得治療,治癒也得休養,都需要資金,五年的話,明晃晃就需要250萬!重疾險好處就在於給付,或者說符合條件賠付,保險公司有義務在符合保險責任的情況下儘快賠付到賬,且不追蹤客戶如何使用賠付費用使用情況。純重疾保障,且終身型,權益是一輩子的事情,有事賠付,沒事可以轉年金或老了退現金價值養老,客戶可以自主考慮。

但是,重疾險附加有分紅利益,或者返還型的,這類產品往往吸引的是具有強大資金能力的被保險人,好處是有一定的重疾保障,分紅不具有確定性,保費相對比較高,不適合大衆投保!請大家認真考慮權衡。畢竟,買保險,不要試圖比較收益,更加應該看重保障責任!

優質回答2:

重疾不要買返還型的,就買終身的。

之一、重疾保險就是專款專用的,就是用來解決終身的重大疾病問題的,你知道自己這一生會不會得重大疾病?如果不知道那就購買終身的,因爲疾病什麼時候來真的不知道。

第二、返還型的產品無非就是到了一定的年齡沒有理賠,保險公司把你交的錢給你,然後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收益,美其名曰養老補充,個人不建議這麼整,如果返還了之後又的了重疾了呢?

優質回答3:

不管是保額分紅的還是返還型的重疾險,這兩種都是沒有單純的重疾險好!

因爲帶有返還以或分紅性質的重疾險產品,保費都會很貴。而單純的重疾險與之相比保費會便宜很多,有些甚至要貴出兩倍還多,而這些返還型的重疾險的回報率不會很高。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明白了:

現在30歲的陳先生來選擇,對比如下:

返還型年繳12940元,連續繳20年,一共需要25.88萬。

返還保費的年限是88歲,如果到了期限被保人啥事沒有,那麼保險公司把25.88萬元全部返還。

消費型每年繳5850塊,連繳20年,一共需要11.70萬,到期了沒病不返保費。

現在的情況是,返還型重疾比消費型重疾每年多繳納7090元,總共是14.18萬元。

於是有人開始想了:“14.18萬元遠遠小於返本後的25.88萬,妥妥的返還型保險更划算。”

實際上這種認知出錯了。一沒考慮回報率,二沒考慮通貨膨脹。

從回報率上,我們可以換個思維,每年陳先生用5850元購買重疾保障,剩下的7090元進行投資。

咱們保守一些,按照5%的年化計算(這已經是非常容易的了),20年後的本金加利息可達23萬。

等到第21年起,停止本金的投資,只用本息繼續進行理財,到達88歲還有38年的時間,也就是本金23萬,年化5%,38年後的本金加利息可到手約146萬。

(以上計算公式可參考年金終值和複利終值,絕不作假)

好了,現在你再看呢?146萬和26萬,這個對比已經無需多言……

但是還沒結束呢。你以爲的26萬就真的是26萬嗎?

太天真了,你忘記了通貨膨脹。

我們計算一下在陳先生88歲時,也就是58年後,拿到手的25.88萬元,還有多少購買力?

根據央行公開表明得知,2017年的年通貨膨脹率爲7.5%。

我們依然保守一些,就按照每年6%的通脹計算,58年之後,陳先生拿到手的25.88萬元,四捨五入約等於現在的8800元。

計算公式參考複利現值。

總之你沒有看錯,辛辛苦苦攢了25萬元,到最後返本的時候只能買8000元的東西。

這下大家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返還型重疾險並不像你想的那麼划算,甚至是“有坑”,保障是保障,理財是理財,千萬不可混爲一談,把錢花在刀刃上纔是正確的選擇。

學習保險知識,以後不必踩坑,歡迎關注公衆號”十步讀財“,會定時給大家分享乾貨的哦。

實在沒有時間學習的夥伴,可以在公衆號回覆”一步“,獲取保險配置方案,幫你花最少的錢,配置最充足的保障。

发布于 2024-09-26 13:09:23
收藏
分享
海报
54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