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基金]美企高管:中国在电池行业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欧美公司光投钱也解决不了

專題: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

  “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CACS2024)”於6月6日-8日舉行。傑克控股公司董事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James ONeill出席並演講。

  James ONeill表示十年以來併購活動非常活躍,而相關的交易是由主機廠來進行的。展望未來,併購活動的驅動因素有哪些呢?

  他認爲包括提升客戶的體驗、自動駕駛、車輛的互聯和數字化以及電動化、智能出行,這些都是併購的一些驅動因素,在未來將會出現。衆所周知,美國、歐洲在徵收稅,限制技術轉換,還有其他的限制措施,以保證自己國內市場的發展。

  他以電池行業舉例,中國控制了7%的全球電池生產,即便明年和後年可能有所下降,這個主導地位是不會改變太多的。不僅僅是是電芯的生產,還有其他供應鏈都是如此。比如採礦,中國公司控制23%的份額,化學精煉、鋰、鈷佔了80%。電芯的生產、電池的生產,中國占主導地位,影響其他的政府比如歐美政府。

  中國在電動汽車和電池方面有什麼優勢呢?他認爲本地份額大,經驗值很高可以降低成本,歐美公司在這方面沒有辦法光投錢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有經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這是一箇良性循環。因爲要去生產足夠的汽車、降低成本,汽車電池成本是很高的,在歐美如果價格高,人們就不想買它了。但是相反,中國的價格就能打下來,所以在中國這一塊可以良性循環、降低成本,形成一箇很大的優勢。

  在併購方面,他指出美國公司的價格已經大幅度下降,很多過去幾年上市的公司有些價格已經下降了90%,有的跟兩三年的價格相比下降了60%,所以基本上下降了一半。但是他強調不一定是直接的去購買、併購、購買所有權,比如說更關注到要共享經濟利益,而不是完全控制所有權。就像中國90年代時,中國政府當時說歡迎外企來到我們市場,但是不能讓你完全控制所有權,需要進行合作,因此形成一箇互利共贏的局面。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发布于 2024-09-24 20:09:48
收藏
分享
海报
55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