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股吧 正文

房改新政策2023年 房改是什么意思?

2024-09-19 02:09:33 80
亿轩观市

據瞭解,近期將推動新一輪“房改”。房改包括多箇方面,例如住房供應制度、住房保障體系、住房融資和信貸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它是一箇長期的改革過程,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界深入參與和配合。那麼房改新政策2023年是什麼?房改是什麼意思呢?

房改新政策2023年

保障對象和配售方案

經濟觀察網獲悉,此輪規劃建設保障房的保障對象,針對住房有困難且收入不高的工薪收入羣體,以及城市需要的引進人纔等羣體。

各地須按照“保基本”原則,合理確定城鎮戶籍家庭、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企業引進人纔等不同羣體的保障面積標準。

以家庭爲單位,保障對象只能購買一套保障房。如果是已享受過房改房等政策性住房的家庭申請保障房,需按規定騰退原政策性住房。

“14號文”明確,保障房將採取市場化方式運作,按保本微利原則,公平公正配售。“配售價格按基本覆蓋劃撥士地成本和建安成本、加適度合理利潤的原則測算確定”。

同時,保障房必須實施嚴格的封閉管理,禁止以方式違法違規將保障房變更爲商品房流入市場。工薪收入羣體購買的保障房不得長期閒置。如長期閒置、確需轉讓、因辭職等原因離開機關事業單位或企業的,由各地政府按規定予以回購。

據悉,“14號文”還明確要求各地做好政策銜接,協調好保障性住房與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商品房之間的關係。

300萬以上城區人口城市率先探索

經濟觀察網瞭解,“14號文”提出,規劃建設保障房應按照“工薪收入羣體可負擔、項目資金可平衡、發展可持續”的原則,由各地政府按劃撥方式供地和負責建設配套設施,在此基礎上採取市場化方式運作,按保本微利原則配售。

同時要求各地做好項目風險評估,“凡是因之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一律不得實施”。

爲了防止出現“大幹快上”、盲目建設等現象,“14號文”強調穩慎有序、以需定建、盡力而爲、量力而行。“支持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實踐,具備條件的城市要加快推進,暫不具備條件的要做好政策和項目儲備。”

按照院第七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制的《2020人口普查分縣資料》,城區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共35個,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重慶、廣州、成都、天津、武漢、東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瀋陽、青島、濟南、長沙、哈爾濱、鄭州、昆明、大連、南寧、石家莊、廈門、太原、蘇州、貴陽、合肥、烏魯木齊、寧波、無錫、福州、長春、南昌、常州。

爲了保障用地供給,“14號文”明確,保障房以劃撥方式供應土地,僅支付相應的土地成本。同時,要充分利用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房地產企業破產處置商品住房和土地、閒置住房等建設籌集保障房。並提出有條件支持利用閒置低效工業、商業、辦公等非住宅用地建設保障性住房,變更土地用途,不補繳土地價款,原劃撥的士地繼續保留劃撥方式。

此外,“14號文”提出對商品住房庫存大的城市,可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適當改建或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積極盤活利用閒置土地和房屋,避免重複建設造成浪費。文件要求與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危舊房改造等工作結合,穩妥推進。

此外,“14號文”明確要加強在建設資金、住房公積金、開發貸和個人住房、稅費等方面對保障房的政策支持。

房改是什麼意思?

房改的意思是:住房制度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城鎮居民住房保障體制的改革。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相適應的新的城鎮住房制度經濟系統,實現住房商品化和社會化;各單位建設,分配,維修和管理的房屋系統改變的社會,專業的運行系統;住房利益的一種分佈的變化,根據一箇人的工作爲基礎的貨幣工資分配;

建立針對中低收入家庭的社會保障性質的公共租賃住房供應體系和高收入家庭的住房供應體系;同時,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建立政策性和商業並存的住房信貸系統。

房改的指導思想是: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導思想是:穩步推進住房商品化、社會化,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國情的城鎮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設,促使住宅業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滿足城鎮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

房改的目的是: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建立和完善以經濟適用住房爲主的多層次城鎮住房供應體系;發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規範住房交易市場。

免責申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收藏
分享
海报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