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基金发行千余只 机构积极看待权益市场

摘要【年內基金髮行千餘隻機構積極看待權益市場】與去年同期相比,基金髮行數量和份額今年以來均明顯縮水。Wind數據顯示,截至《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稿,年內發行基金數量共計1028只,合併發行份額爲8719.89億份。部分基金公司出現“一基未發”的情況,還有10只基金髮行失敗,163只基金宣佈對外延長募集期。業內人士認爲,今年以來基金髮行情況不佳,與市場表現密切相關。但從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整體機會大於風險。

與去年同期相比,基金髮行數量和份額今年以來均明顯縮水。Wind數據顯示,截至《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稿,年內發行基金數量共計1028只,合併發行份額爲8719.89億份。部分基金公司出現“一基未發”的情況,還有10只基金髮行失敗,163只基金宣佈對外延長募集期。業內人士認爲,今年以來基金髮行情況不佳,與市場表現密切相關。但從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整體機會大於風險。

今年以來發行份額達0.87萬億份

Wind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以基金成立日作爲統計標準,今年以來合計發行基金數量爲1028只,合併發行份額爲8719.89億份;而去年同期發行基金數量爲1288只,合併發行份額爲12346.83億份。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基金髮行數量和份額分別同比下滑20.19%和29.38%。

從投資類型來看,權益類產品仍佔重要地位,同時債券型產品發揮着市場“主力軍”的作用。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發行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髮行數量分別爲274只和303只,相比之下,債券型基金髮行數量有288只,合併發行份額共計5846.98億份,佔今年合併發行份額的67.05%。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分別爲1148.67億份和1377.68億份,佔今年合併發行份額的13.17%和15.80%。

今年前三季度,919只基金成立,合併發行份額爲7753.72億份。和往年同期數據相比,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至2022年三季度末,場公募基金合併發行份額分別爲8061.58億份、23507.45億份、23520.46億份和11210.43億份,今年前三季度發行份額爲近5年來。“公募基金的數據反饋也是投資者情緒的指標之一,投資者情緒不高,那麼也會影響發行數據;其次這幾年公募基金整體收益率表現偏弱,對基金的信任度減少,購新意願就更低了。”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翁梓馳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進入第四季度以來,基金髮行市場仍舊“遇冷”。10月和11月發行數量分別爲64只和45只,合併發行份額爲545.03億份和421.14億份。綜合全年數據來看,10月份的發行數量和發行份額僅次於1月。不過,目前仍有110只基金正在發行中,第四季度發行市場整體表現仍待觀望。

年內10只基金髮行失敗

今年以來,伴隨發行市場表現低迷,公募基金髮行失敗的案例屢現。截至記者發稿,今年以來有10只基金髮行失敗,其中有6只是封閉期產品,包括金鷹景氣驅動一年持有、永贏佳瑞12個月持有、民生加銀配置兩年持有、民生加銀優享進取一年封閉和鵬揚進取先鋒一年持有等。其中,民生加銀基金年內有2款產品發行失敗。

由於募集困難,不少基金選擇延長募集期。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163只基金宣佈對外延長募集期,就連富國、中歐等知名基金公司,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也不得不對產品募集期進行調整。其中,11月以來宣佈延長募集期的基金共有5只,分別爲招商精選企業、中信保誠瑞豐6個月、興證全球恆盛90天持有、安信紅利精選、富國遠見精選三年定開。還有3只基金延期募集,分別爲博時中證醫療指數、易方達納斯達克100ETF、中歐盈選進取3個月持有。

此外,還有部分基金公司今年以來出現“一基未發”的情況。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今年新發行的1028只基金產品,共來自約130家基金公司,而目前市場上已有管理規模的公募持牌機構有156家,這意味着有20多家基金公司今年以來沒有發行產品。而多家頭部基金公司如華夏、易方達等,今年以來發行產品超50只。

後市有望重拾升勢

業內人士認爲,今年以來基金髮行情況不佳,與市場表現密切相關。但從中長期來看,A股市場整體機會大於風險,市場正在探底過程,權益市場有望重拾升勢。在翁梓馳看來,“當下基金髮行再度陷入冰點之際,從歷史來看,市場處於低點預期是很高,隨着基金髮行逐步回暖,市場也有望迎來更多的增量資金,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當下無疑是較好的投資窗口。”

展望後市,星石投資認爲,隨着宏觀環境逐漸轉好,等待市場對積極因素合理定價。目前經濟維持弱修復狀態,隨着政策發力超預期、上市公司業績底得到夯實、海外美債利率下行等,後續海內外宏觀環境對於A股來說相對友好。積極因素累積有望帶動股市情緒逐步走出底部,前期被市場忽略的部分利好信息將得到合理的定價。

方正證券稱,2023年四季度成長風格佔優。覆盤歷史上的“市場底”前後的風格特徵:在“市場底”確立之前,價值風格一般佔優;在“市場底”確立之後,成長風格一般更佔優。光大證券預計,2024年經濟景氣回升速度或許比實際GDP增速更加值得關注,2024年經濟景氣度以及企業盈利將顯著回升,這將成爲權益市場上行的核心動力。

西部證券的看法也較爲積極,其表示,展望2024年,庫存週期回暖疊加資本開支加碼有望驅動A股分子端重回上行週期,疊加上長期機構資金帶來微觀結構改善,市場有望迴歸重視傳統行業比較框架。結構上來看,短期週期業績有望觸底反彈,中期來看成長消費彈性更高。

发布于 2024-09-18 05:09:51
收藏
分享
海报
53
目录

    推荐阅读